第10章 異狀體
作者:小述|發布時間:2017-04-20 07:00|字數:2421
第一個階段,任務進展得相當順利。
來到這里后的第一個星期,我們沒有離開過飛船,一直躲在亞馬遜河底,操控著小蜜蜂探測機器人,探察這片4000年前的原始叢林。這些小玩意兒非常好用,這蠻荒的叢林仿佛一張巨大的畫卷鋪展在我們的面前,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。
首先,根據周邊的地形,可以確認我們來對了地方,這里就是龍帝古廟遺址所在地——當然,此時此刻,古廟尚未開始修建。
在距離我們落腳點不遠的這片河域,有兩個原始部落隔河相望,河的南岸地勢低洼,有大片的沼澤地,生活在南岸的部落,我們稱他們為沼澤部落;河的北岸則地勢較高,生活在這邊的部落,我們稱為高地部落。
這兩個部落相互仇視,我們來到這里不到一周的時間,就目睹雙方爆發了兩次流血沖突。這聽起來可能不是特別頻繁,但是要注意,他們之間可是隔著一條大河的。
在探測機器人和語言解析軟件的幫助下,我們只用了五天時間就掌握了這兩個部落的原始語言,伊翎將解譯的數據輸入到了我們攜帶的翻譯耳機里,只要愿意,我們已經可以和這里的原始人展開順暢的交流。當然,如非必要,我們是不會和這里的居民進行接觸的,以免一不小心改變歷史進程——試想3500多年后的大航海時代,船堅炮利的美洲印第安人發現了四分五裂的野蠻的歐洲新大陸,會是一個什么結果?
此外,那天我在舷窗前看到的那條“龍”,也很快被找到了。事實證明,我所看到的“龍”,根本就不是什么很稀罕的物種,而是生活在這個時代,這片流域里的一種類似于鱷魚的爬行動物,甚至可能就是鱷魚的一個亞種。在外形上,它們和我們所熟知的鱷魚存在的唯一差別,就想它們的頭頂上,有一對突起的骨瘤,好像一對尖角,這使得它們的形態很接近傳說中的龍。
這種爬行動物的幼崽數量很多,被我們觀測到的就有數百只之多,可是成年個體卻非常少見,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一只。由于它們的幼崽體形瘦小,我們給這種動物起名叫做“小矮龍”。
小矮龍的幼崽經常會在夜晚,從河里潛入沼澤地,襲擊沼澤部落的成員,所以兩個部落的人類,對待小矮龍的態度截然相反: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,因而高地部落將小矮龍奉為神靈,會用泥土制作小矮龍的雕塑,定期舉行供奉小矮龍的儀式,給它們投喂食物;而沼澤部隊則將小矮龍視為天敵,一有機會,就會將它們殺死,吃它們的肉,將它們的皮剝下來做成衣服。
“當地的居民,一半奉魔龍為神,另一半則把它視作食人的野獸。”我們觀測到的情況,和傳說完全相符,看來沒差的了,小矮龍就是龍帝古廟里供奉的魔龍。
只要能找到這群小家伙的爹地或媽咪,我們的任務就大功告成了!
任務,就是這么簡單,高英明居然就這樣把這么大的一個餡兒餅拋到我的手里。他根本就只是一個膽小無能的老頭子。
環球科學院院長的職位,原本就應該是我的!
第二個階段,任務進展得很不順利。
在經過了一周仔細的探察后,我們對周遭的環境和情況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,在這一周的時間里,我們一直在不斷搜尋,可是始終找不到一只成年的小矮龍個體,這個情況可真是有夠古怪的。
我們決定采取進一步的行動,來探究這個現象背后的原因。來到這個世界后的第八天,我們在小矮龍幼體出沒的流域,布置了一張大網,成功地捕獲了兩只小矮龍幼崽,帶回飛船內進行解剖。
解剖的結果,令我們大吃一驚:我們捕獲的這兩只小矮龍,它們的性器官都已經成熟,這意味著它們根本就不是什么幼崽,它們就是成年的小矮龍,這玩意兒他媽的就只有這么大的個頭!
這個情況,其實并不算意外,畢竟這是一個我們此前從未接觸過的新物種。只是,我們一開始就以為小矮龍和龍帝古廟里的魔龍是同一個物種,所以才會先入為主地認定,我們在河里發現的那些小東西,只是這個物種的幼體。
龍帝古廟里供奉的動物,它直立的高度和一個正常的成年人身高差不多,而小矮龍的體長通常只有1m左右,最大的也不超過1.5m。而且,有些朋友可能已經注意到了,古廟供奉的動物,根據它的骸骨可以判斷出,它是可以在陸地上直立行走的,就像一只迷你的霸王龍,而小矮龍就和我們所熟知的鱷魚一樣,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。
可是,兩種外形和龍神似的動物,生活在同一個時代,同一個地區,恐怕誰也不會認為這只是一個巧合吧?我們要尋找的“魔龍”,會是小矮龍的一個變異個體嗎?或者是親緣關系比較接近的另一個物種?
這個問題必須弄清楚。
隨后,我們對捕獲的小矮龍,進行了進一步的解剖研究。研究結果表明,“魔龍”和小矮龍并非同一個物種,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,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接近:小矮龍和鱷魚的親緣關系非常接近,可以歸為鱷魚的一個亞種,這一點和我們的推測是一致的;而“魔龍”則是一種介于靈長類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之間的物種,這在生物學研究當中是極其罕見的。
簡而言之,“魔龍”和人類的親緣關系,都比和小矮龍更加接近,從遺傳學角度來講,這兩者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物種。
這可真是見了鬼了。
不過,在解剖的過程中,我意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東西,那就是小矮龍的細胞構造。在小矮龍的體細胞內部,存在一個巨型的細胞器,它的主要功能是進行有氧呼吸活動,所以起初我還錯以為這只是一個病變的線粒體,可是很快,我發現這個家伙原來還兼具有免疫、解毒、加工蛋白質等多種作用,甚至還包攬了細胞核的部分功能,它的存在,簡直就像是在細胞的內部,自發展開了一場機構簡并的改革運動。我意識到這個大家伙只是小矮龍所特有的一種細胞結構,我給它起名叫做“異狀體”。
然而,器官功能的分化,是進化的大趨勢,異狀體的出現,是一種逆向的變異,恐怕只能算作是一次不合時宜的退化行為。這或許也是這個物種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里,便滅絕消亡的原因吧。
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。小矮龍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物種。
好吧,好吧,疫情緊急,現在不是進行這種無關研究的時候。不過如果以后有機會,我一定會再回來,好好研究一下這個有趣的物種。
當務之急,是要設法找到那個和小矮龍貌合神離的大家伙。
手機同步首發異術超能小說《時空迷途》
使用手機訪問 http://m.henghuan.com/book/2233 閱讀本書;
使用手機訪問 http://m.henghuan.com/book/2233/470432 閱讀此章節;